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中央气象台1一7天降水_中央气象台1一7天降水卫星云图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暴雨还会持续多久?大气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总称降水。降水的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空气饱和时如果气温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水滴——云、雾。云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
1.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暴雨还会持续多久?
大气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总称降水。
降水的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空气饱和时如果气温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水滴——云、雾。云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霰、冰雹等。
1.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形成过程是云中的小水滴增大成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大气降水时必有云,但有云未必有大气降水。组成云体的云滴、冰晶等体积很小(仅相当于雨滴的百万分之一),随着气流的运动会不断冲撞合并增大,当云滴体积增长到足够大,以致气流不能支持时才能形成水滴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被蒸发才会形成降水。一般,在高空形成的大冰晶在较暖气层中溶化后,和大水滴一起以雨的形式降落。如果气温低于0℃,来不及溶化,就以雪、霰或冰雹等固态水降落。
2.降水类型。大气降水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三种基本类型。
地形雨 地形雨是暖湿气流在运行中,遇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时,水汽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多集中在山地迎风坡(雨坡)。世界上年降水多的地方基本上都和地形雨有关。如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的乞拉齐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对流雨 对流雨是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气团强烈上升、冷却、迅速达到水汽饱和时形成的。对流雨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并常伴有雷电甚至冰雹,又称热雷雨。赤道带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也常会出现。
锋面雨 锋面雨是冷暖两气团相遇时产生的降水。多形成于温带,是中高纬度地带最重要的降水类型。
3.降水的衡量指标。大气降水通常用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以及降水量季节变化和降水变率等指标来表示。
降水量即从云中降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未经渗透、蒸发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或厚度),以毫米(mm)为单位。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日、月、年降水量,月、年平均降水量及多年(日、月)平均降水量等。
降水时间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用日、时、分表示。
降水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通常取10分钟、1小时或24小时时间内的降水量作为划定指标,也可依部门需要而定。中央气象台将降水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见下表。此外,大暴雨的日降水量达100mm—200mm,特大暴雨的日降水量达200mm以上。一般气旋(台风)24小时降水总量多在300mm以上。降水强度是水利、交通和建筑工程等设计的依据之一。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赤道带降水春分、秋分相对较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北半球温带大陆西岸降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
降水变率说明某一地区降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一般沿海多雨区降水变率小;内陆少雨区降水变率大,稳定性差,可靠性小。在我国,降水变率基本上是南方小于北方,沿海小于内陆,西南季风区小于东亚季风区。
表:降水强度等级
等级 24小时强度等级(mm)
小雨 10
中雨 10~24.9
大雨 25~49.9
暴雨 >50
小雪 ≤2.5
中雪 2.5~5.0
大雪 >5.0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暴雨还会持续多久?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过去一周,降雨比较偏爱北方,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南部、黄淮东部、东北地区中部及内蒙古西部和东部、四川北部和中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预计18日夜间起,雨水将再次到来,此次降雨过程局地累计降雨量较大,西南地区东部、黄淮、苏皖北部等地需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时此次降雨也会给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部、陕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解解渴”,对缓解其高温和旱情等十分有利。
降雨预报:预计2022年7月18日夜间至20日,四川盆地、云南、贵州至黄淮、江淮一带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上述地区先后有大到暴雨,其中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贵州西部、湖南西北部、湖北中部、河南南部和东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雨,最大小时雨量30~70毫米,局地超过7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累计降雨量普遍有40~150毫米,河南东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及四川东北部、湖北中部等局地最大可达180~240毫米。
主要降水时段: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在18日夜间至19日,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在19日至20日。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8日夜间至20日,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和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及山东南部等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期间,淮河流域部分子流域发生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较高,山东南部局地发生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
气象专家提醒,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及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等地地质条件脆弱,公众需防范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远离气象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注意安全。此外,河南东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需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及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公众出行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暴雨会持续多久这是一个未知数。毕竟现如今已经进入秋季,秋季本身就是一个梅雨季节。本身雨水多发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所以说具体会持续多久,也要看当地的降水情况了。
之前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湖南北部等等大部分地区都有大暴雨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南方很多地区由于降水量过大,导致泥石流的发生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前段时间北京也发生了暴雨。而现如今河北也有大暴雨的情况一直在持续着。所以说现如今暴雨橙色预警即将波及到整个地区。
中央气象台最近发布的消息关于最多的就是暴雨橙色预警了。从进入八月份开始暴雨预警基本上就在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展开了。由南向北逐渐开始扩展。南方一些云南地区、四川地区等等都有着大范围的降雨,而且降雨量大多数都是在100毫升以上。像四川盆地西部、局地有特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50毫米以上,可见降雨量真的是非常高的。
而降水量也从南方逐渐向北方地区进行扩展。现在河北地区和北京地区以及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都有着大暴雨的现象发生。但不得不说,现如今降雨量的确是到达了一个顶峰。而且现在进入了一个梅雨季节。秋季本身就是降水量过多的一个季节,所以说暴雨还会持续多久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或许到了九月份之后暴雨的情况将会开始减少。大多数地区将会以一种雷阵雨的情况存在着。毕竟暴雨现在很多地区降雨量过多之后都已经转为雷阵雨了,所以我觉着并不会持续多久了。
无论暴雨还会持续多久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汛措施,尽量不要出门。同时要往高地走这是能够做到最安全的措施。